天台山随笔
2012-08-24 12:57:29 1023
  • 收藏

    天台山随笔(蓝铃敲响04.4.30)

    2004年4月26日 星期六 阴有雨
    大概是想到今天要和水儿她们去天台调查,天还没亮就醒了。不过磨磨蹭蹭的,还是迟到的,让大家等了大概10分钟吧。去的一行人有水儿及其女儿、小芳及其女儿、金导、oscar、summer和我,还有一个是司机。

    先到了一个中学,说这里的一个高三的学生,是贫困生,这几年的学费都是欠着的,最着急的是,如果考上了大学,那是根本没有办法交学费的,唯一的希望就是有热心人仕资助。女孩子也会笑,但不知道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的关系、还是相貌的关系,哪怕是笑着的时候,都是一股愁容。这个世界不相信弱者……中国的古话是,相由心生、看面知人命,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。一个悲愁的个性,除非有极大的改变,她的命运是很难好的,因为个性决定了他看待事物的心态、个性决定了他对命运的选择、进而决定了命运对他的选择。

    正式的目的地是天台的泳溪乡。没多久,车就开进了山,蜿蜿蜒蜒的山路一直往上延伸,渐渐地,城市不见了、农舍不见了,满眼只看到层层叠叠的青山,几分钟后,那些山到了我们的脚下,而面前又出现更多的山。车一直在往里开,一座又一座山,每一座山都是不同的,车窗外、山崖边到处长着花,粉红的、白的、黄的,映山红一丛又一丛,我还从没看到这么多的映山红呢,金导在车里唱起了那首歌 映山红,看着山里的花,听着山里的歌,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。白色的花圆圆的,几朵一串,看了好久才发现,那是一种藤的花,藤缠到那里,花就开到哪里,有棵大树上缠满了藤花,只见一树的小白花,美轮美奂的。这里比不得公园里,公园里的花开的密、开的茂盛、开的细致、开的完美,我一直觉得公园的花是美的,这一刻,才感悟到,这里才是美,美的真实、美的自然、美的无拘无束。花儿们需要的只是 阳光、雨露、泥土、温度,没有人类的干涉,它们自得其乐,没有人类的欣赏,他们得以生存,他们无欲无求,默默的度过一生又一世,绽放着自己的美丽。 为什么花儿在山区里自在生活,而人不行?

    群山之中,间或有村庄出现,村庄和村庄之间的距离,也不见得很近。后来听说,这条公路是去年才修好的,那以前呢?当然,以前的人还是得生活的,他们没有汽车,就用脚走,(现在也不见得都能坐的上汽车)。真的走不出来的,也许就在山里呆一辈子?反正吃的东西都是自己种的。我们的车开进村子的时候,路边的山民大多好奇得朝这里张望,村子小,大家可能都熟悉,看到陌生的人,就比较好奇,我们在好奇的眼光中到了泳溪乡中心小学。

    小学不大,一个教学楼,与大门呈回字形,中间都是水泥地,看来学生活动的场地也不怎么大,这是我没想到的,本以为,乡村地多,操场应该大的。已经有些学生站着了,大概是山区孩子的缘故,大多脸色比较黑,皮肤也比较差。我好奇的朝他们看,他们也好奇的朝我看,其中一个比较白净的小女孩,眼睛亮亮的,很有礼貌的招呼我:阿姨好。后来在座谈中了解到,她叫王××,父亲腿不好,奶奶瘫痪,只靠妈妈一个人赚钱,家庭生活困难。王菲菲笑得十分灿烂,自卑不是贫穷的产物,是自己对自己否认的结果。我很想知道,贫穷的人,真的能不自卑吗?抑或是,贫穷的孩子可以不自卑,但大了,一定会自卑的,因为社会很多时候是用金钱来衡量人的?听说,这里有很多贫困的家庭,在农村,如果主要劳动力一出事,整个家庭都深受打击,严重的,孩子就没的上学。现在普及义务教育,不允许孩子不读书,只能去动员,于是就有12岁才来读1年级这种不可思议的事。

    午饭是学校老师陪我们吃的,也就是些鱼和肉,很普通,但他们说这样的规模,当地人过年也就如此,水儿姐说,那是把我们当贵客了。那里的肉很好吃,连肥肉也可以吃,因为当地卖的,是本地人自己养的猪,和城市里的猪肉不一样(同猪不同肉,同人不同命),后来,开车的师傅买了很大一块回去。

    吃完饭,我们分头行动,我和summer、oscar,还有学校里两个老师陪同,到一个学生家里去家访。我们问他远不远,他说不远,难不难走,他说也不难走。走了才知道,山里人和城里人的概念是不同的,那些石头山路在小雨中,无比的湿滑,上山算是比较容易的了,而我还是三步一滑得上去。那些石头铺成的路,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台阶,它整个就埋没在泥土中,被人踩的比鹅卵石还滑(据说这还是条古道)。从古道上往四周望,近处的山坡都是整齐的梯田,梯田上种着各种作物,有油菜、小麦、芥菜、紫云英……,远处的山头掩映在薄雾中,或正立,或侧向,或聚或散。从高处往下看,学校所在的乡,只是山坳中的一块小平地,而水泥马路则像一条腰带,从左右两边延伸出去,连接上遥远的、不在视野中的现代化城市……雨中的山村,清新而安静。山里的孩子,走得飞快,我叫他停下来等等我们,因为他几次走得没影儿了,我们走得很狼狈,像背着重物的老马,噗哧噗哧得喘着大气。快到山顶的时候,看到了一位身穿蓑衣,头戴斗篷的老伯,手里拿着一把锄头,个子很高,但有点佝偻,孩子迎上去叫着“阿爸”,走近了,我们能看到他憨厚的脸上皱纹遍布。山上的人家不多,约莫10来户吧,也有的家庭看起来稍微像样一点,住砖头房子,但这个孩子的家,还是用石头垒的,里面则用木板相隔。参观了他们家的牛圈、羊舍,给那黑漆漆的灶台照了像后,我们坐着聊了会儿天。章的爸爸年轻的时候还当过兵,当兵的时候眼睛受了点伤,也算三级残废吧,每个月可以领到10多元补助。我们去的时候,章的爸爸在地里,妈妈去采茶叶了,章放学的时候,还要放牛放羊。看起来,他也是个懂事的孩子,这个才8岁的孩子,在后来送我们走的时候,当我们提出给他戴着斗笠的样子照张照片的时候,才真正开心的笑起来。

    我们走的时候,热情的章妈妈要把自己家樱桃树上采的樱桃送给我们,我们当然不肯收的,她就一路送我们下山,简直是把我给架下来的,也幸好她架着我下来,否则真不知道我会摔几跤。

  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山区的缘故,晚上我偶尔站在操场上往天空一看,天哪,那个不就是勺子吗?我惊喜得一下子冲进了房间,大声宣布了我的发现,大大小小都跑了出来,和我一样,他们也没有见过北斗星呢。沿着勺口往下大约是7倍距离的地方,果然有一颗不太亮的星。我第一次找到了北极星。
    天台山随笔二

    2004年4月25日 星期日 多云转晴
    早晨的山村是安逸的。不太高的山上居然云雾缭绕,丝丝缕缕,转个身准备拿相机拍下来时,却发现已经不见了,想了想才知道,这就是雾霭了,气温一高就消散了的。早饭喝的是粥,用柴火烧的,已经煮了有2个多小时了,山村里的人很客气,天不亮就起来给我们做饭,然后下面留一些柴火煨着,我们盛的时候,都还咕嘟咕嘟冒着气泡。

    上午到了石梁镇,石梁镇明显比泳溪乡好,它靠近风景区,往山里去就是石梁飞瀑,往下去是国清寺,贫困的学生也少多了。上山的路本身就是风景,盘山公路继续婉蜒着,如果说昨天的山路风景像奉化溪口,那今天的山路景色就像普陀了,一个较狭小,一个较开阔,但无疑都是美丽的。

    石梁镇中心小学只有3个需要调查的孩子,路最远的那个已经在学校里等着了。女孩子4年级,成熟老练,黝黑的脸上是专注的神情,一进门看到我们这么多人坐着,很是有点好奇。在关注了水儿姐和校长的交谈内容之后,她已然知道了我们一行人的目的,神情变得坚定起来。我不知道她在沉思什么,只从她抿紧的嘴唇、沉静的神情中,感受到她直面生活的个性。是生活让她成为这样的,家里有爷爷奶奶,年纪大了,还要照顾脊椎骨断了,瘫痪多年的女孩子的爸爸,妈妈一人赚钱养家,下面还有一个妹妹。说实话,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么成熟老练的孩子,1954成熟是被生活的刀给切出来的,切掉了童年、切掉了快乐,留下生活带来的疼痛,久了,也就麻木了。

    当然了,对孩子来说,还有未来,有未来,就有憧憬。我们问她以后长大想做什么,她有点腼腆得笑着说,想做科学家。话音未落,我们都笑了起来。(现在想来,我也不知道,我的笑声里有几成是好笑,几成是佩服,只是在一刹那间认为这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梦想,是一个 我都不敢做的梦。)笑声渐息,那位的校长低沉而缓慢的说,现在的孩子大多是想做老板、做生意,想做科学家的,不多。简陋的会议室里,很安静。

    午饭在石梁山庄吃的,第一个让我惊奇的是,紫藤花可以做菜,不仅味道不错而且看着赏心悦目,淡淡的紫色夹杂着一些白,像烟雾的味道。第二个奇怪的是,那里的肥肉那么好吃,我向来不怎么吃肥肉的,再好吃的肥肉也不过是所谓油而不腻,总归是液体的感觉,可这里的肥肉,送进嘴、咬下去的时候,却全然不让人觉得有油。乡村的闭塞让这里保留了淳朴的东西,若干年后,随着经济的发展,这里的紫藤花也必将被污染而不能食用了,家猪也不会再有人愿意养了。

    陆××的家在下面,老师嘴中的下面,其实也就是群山中的一座。那里半山腰有一些房子,聚成了村落。从公路旁的一条小路走下去,大约20分钟左右。路倒不算难走,路上的风景也不错,山路旁都是梯田,还有农人在耕作。远处看那些屋顶倒还整齐,近看却不敢恭维,石头垒的屋子,边上的茅房东倒西歪,屋子里面光线黯淡。陆××才1年级,看到我们很腼腆,我们送她礼物,他也背着手不敢接。家里只有奶奶在,奶奶很热情,给我们每人泡了一碗茶,很香,是他们自己在山上采来,自己炒的。至于爸爸妈妈,他们不在这里,可能有年头没见面了吧,平时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着,屋子里贴着几张学习优秀的奖状。

    这里的孩子都辛苦的。所谓就近入学,对他们来说,可能就是几十分钟的山路。上山的路上,看到一个大人领着个大概7岁的女孩子,在路上一步一步走,很快就走到了我们的前头。当地的老师说,这里的孩子都这样,从一年级开始,他们每天都要自己走这些山路,还要背着书包,背着装着午饭的饭盒。在我们的谈话声中,小女孩的身影,摇摇摆摆的远去了……

    最后一个想调查的是金××。她是一个孤儿,被养父领养,养父无力抚养之后,和姑姑住在一起。我们到了她姑姑家,却没人,只拍了几张房子的照片,这么简陋的房子,还是去年新造的。姑姑上山采茶去了,孩子也不在这里。我们只能回头。

    第二天,我有幸又经过了石梁镇中心小学的时候,找到了金菊红。问她中午吃了什么,她想不起来了,憨憨得笑了,我赶紧拍下了她的笑脸。我喜欢看到他们的笑脸,如花儿一般招摇。贫穷,是生活的重压,不应该压在幼小孩子的肩上。也许,无论生活怎样,我们都可以笑对人生。我说想看看她的作业,她乐颠颠得跑进去,拿了一本语文作业本出来,上面的字迹很清楚,虽然字有点歪歪斜斜,但一眼能看出是很认真的。

    © 2003-2020 爱心公社公益网站版权所有    备案:浙ICP备05028009号-1    技术维护:浙江微圈互联